top of page


最新消息
News
搜尋


【勝綸專欄】雇主因業務性質變更而發動資遣,是否要先確認關係企業之其他公司有無安置的職缺?
結論: 法院見解向來承認雇主安置義務之範圍,除事業單位內部以外,也包括具「實體同一性」之法人。但晚近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396號判決則認為:安置義務之範圍,亦包含公司法所明訂之「關係企業」。依此見解,雇主因業務性質變更而發動資遣前,須先確認關係企業之其他公司有無安置...


【勝綸專欄】醫療期間看護費用是否屬於職災醫療補償範圍?
一、問題 A勞工發生職業災害後,因為剛進行手術暫時無法自理,所以在住院療養期間,聘請全日看護照料其日常起居,而A住院期間共計10日,1日看護費用為2,000元,總共支出20,000元的醫療期間看護費用。則A想要將醫療期間的看護費用依照勞基法第59條第1款規定向雇主請求職災醫...


【勝綸專欄】雇主錄取員工後卻反悔可能要負的賠償責任
一、問題 依3月初新聞報導,有求職者周姓女子向保全公司應徵社區秘書獲錄取後辭掉原本工作,到職日前幾天卻接到保全公司電話表示沒缺人,導致求職者已經辭去原本工作,甚至買了公司業務所需服裝,因此向保全公司求償,獲得法院判決勝訴。這樣的案例中,錄取員工後卻反悔的公司,究竟可能要負責...


【勝綸專欄】勞工連續三天無故遲到或早退,雇主可否依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6款「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三日」,發動解雇呢?
結論: 主管機關及多數法院見解認為: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6款所謂「曠工」,是指勞工「全日」均無故未提供勞務,定義上與遲到、早退並不相同。因此,如果勞工只是遲到或早退,但是當日仍有部分到勤的事實,即不符合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6款之「曠工」,縱使連續發生三日,雇主也難以依上...


【勝綸專欄】職災「死亡補償」是亡故勞工的遺產嗎?
一、問題: 適用勞基法的勞工發生職業災害而死亡的時候,死亡勞工的家屬可以依勞基法第59條第4款規定向勞工的雇主請求一次給付40個月平均工資的死亡補償。但有問題在於,因為死亡補償是在勞工遭遇職災死亡後才可以向雇主請求的費用,是不是表示死亡補償也屬於這位勞工的「遺產」,而可以透...


【勝綸專欄】勞工同意高薪低報雇主就可以減輕責任嗎
一、問題: 坊間常見所謂「高薪低報」的勞資爭議,發生原因常來自於資方節省勞健保費等成本的想法,而有的雇主為了避免將來勞工爭執,就會要求勞工簽署自願高薪低報的同意書或切結書之類的文件,自認為有簽署這樣的文件就可以萬無一失,但勞工就算簽署自願同意高薪低報的文件,雇主真的就可以用...


【勝綸專欄】勞工違反安全作業規定發生事故,是否可以向雇主請求職災補償?
結論: 多數法院判決認為:勞工遭遇之事故只要符合「業務起因性」及「業務遂行性」,即構成勞基法的職業災害,縱使該事故是勞工違反安全作業規定所導致,也不會影響雇主依勞基法須負擔的職災補償責任。 但是,如果勞工疏失情節甚大、嚴重偏離雇主平時宣導的安全作業規則,導致事故已經脫離工作...


【勝綸專欄】職災勞工可不可以要求雇主一次給付40個月平均工資?
一、問題 適用勞基法的勞工發生職業災害時,依勞基法第59條第2款規定可以向雇主請求工資補償。則,勞基法第59條第2款但書規定,雇主在一定條件之下可以一次給付40個月平均工資,來免除工資補償責任。但有問題的是,受災勞工可以主動要求雇主一次給付40個月平均工資嗎? 二、解說...


【勝綸專欄】勞工依法提出離職需要雇主同意嗎?
一、案例事實: 近日新聞報導之案例,是高雄某大學專任助理2018年5月上班後,卻連2個月被校方拖欠薪資,因此認為校方未依約定期支付薪資,影響到自己生計,所以用電子郵件向主管離出離職申請,經主管慰留後,仍再次發信表明離職,並於離職後起訴向校方請求資遣費、非自願離職證明書,但校...


【勝綸專欄】非輪班制勞工變換工作時段,是否須相隔11小時之休息時間?
結論: 勞基法第34條第2項規定:輪班制勞工每周變換班次時,須間隔11小時休息時間。晚近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110號判決認為:上開「間隔11小時休息時間」應限縮適用於「輪班制」勞工;反之,如果是非輪班制勞工,縱使臨時變換工作時段,亦無「間隔11小時休息時間」之適用。...


【勝綸專欄】如果徵才廣告上寫「限役畢」,會不會構成就業歧視?
一、問題 時常會看到有求才廣告寫特定職位「限役畢」,因為有沒有當完兵,看起來似乎不是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所規定的事由,那麼如果雇主以求職者或勞工還沒當兵為理由,做出不合理待遇(或差別對待)時,就不構成違反就業歧視嗎? 二、解說...


大法官第807號解釋宣告勞基法第49條第1項「女性夜間工作限制」違憲,該規定自110年8月20日起失效
勞基法第49條第1項規定:「雇主不得使女工於午後十時至翌晨六時之時間內工作。但雇主經工會同意,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,經勞資會議同意後,且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,不在此限:一、提供必要之安全衛生設施。二、無大眾運輸工具可資運用時,提供交通工具或安排女工宿舍。」。依此規定,雇主必須提...


雇主違法實施無薪休假(減班休息)的後果
一、問題: 近來因疫情的關係,部分行業的經營受到衝擊,雇主在營收衰退、入不敷出之下,不得不考慮請勞工共體時艱,實施無薪休假(現稱減班休息),與資方共同度過難關。但是,無薪休假是雇主可以任意實施的嗎?如果雇主未合法實施無薪休假,會面臨什麼後果呢? 二、解說...


職災勞工可否以記載「宜休養」之醫囑,持續向雇主請公傷病假?
一、結論: 職災勞工必須是因醫治、療養而不能工作,才能請休公傷病假。因此,縱使職災勞工提出記載「宜休養」之醫囑,但若經雇主調動為輕便工作後仍有工作之可能,或是職災勞工之醫療及復健不妨礙工作之進行,即非「不能工作」,而無法持續向雇主請休公傷病假。 二、說明:...


職災公傷病假期間的長短應以勞保局傷病給付期間為準嗎?
一、問題: 勞工如因發生職業災害,需要進行治療跟休養,導致一段時間無法上班工作,依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規定,雇主應給公傷病假,且依照勞基法第59條第2款規定,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,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。所以,白話地說,公傷病假期間,雇主仍應發給勞工薪水。...


雇主調職前是否須經勞工同意?
結論: 若勞雇雙方已於勞動契約中約定「同意調職」之概括條款,且雇主日後發動調職時,亦符合勞基法第10-1條所列之5款要件,即得確保該調職之合法性,而應不須再經勞工同意。 內容: 關於調職之合法要件,勞基法是規定於第10-1條:「雇主調動勞工工作,不得違反勞動契約之約定,並應...


試用期還沒期滿就可以終止勞動契約嗎?
一、問題:勞資間約定勞工到職後須經過3個月試用期,期滿經評估合格才轉正式員工,否則就終止勞動契約。如果勞工到職僅1個月,就被主管評估表現過差,受雇主立刻以試用不合格為由,提前終止勞動契約,勞工可以主張說試用期有3個月,自己會進步,雇主應該完整評估3個月,不該提前終止勞動契約...


出差通勤時間是否應計入工作時間?勞工若因出差早出晚歸,可否請求加班費?
結論: 勞工出差通勤時間是否為工作時間,法無明文規定。如果勞雇雙方未曾約定應計入工作時間,則針對因出差通勤早出晚歸之勞工,雇主即無發放加班費之義務。 另一方面,如果勞工於出差啟程前、或出差回程後,須至辦公室簽到簽退或提供勞務,則該出差通勤時間即有可能被計入工作時間,若超出正...


雇主未經踐行自訂的績效輔導改善機制就資遣勞工合法嗎?
一、問題:為考評員工的工作表現,提升員工績效,有的企業於工作規則中會制訂績效考評制度,以及對績效不佳的員工所進行的績效輔導改善機制,但如果雇主未經踐行自訂的績效輔導改善機制,例如僅由主管對員工作口頭面談後,就以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,依勞基法第11條第5款終止勞動契約,是否合...


出勤紀錄應如何記載才合法?其內容是否也應記載勞工「滯留於工作場所但未工作之時間」?
結論: 實務見解向來皆認為出勤紀錄應記載勞工之「工作時間」(以「分鐘」為單位),當勞雇雙方發生工時相關之勞資爭議時,才能作為紛爭解決之佐證及依據。法院亦多要求雇主應主動掌握勞工之工時狀況,並依據勞工工時調整或更正出勤紀錄,使出勤紀錄內容與勞工之工作時間相符。...
bottom of page